jELLYCAT的创作理念是“For the joy of it”,通过趣味性和高品质的设计为消费者带来愉悦。品牌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玩具本身的质量和设计,还包括了拟人化的设计、定期上新以及表演式销售策略。
1.1 拟人化设计
jELLYCAT的拟人化设计策略是其最为显著的成功因素之一。
通过赋予毛绒玩具人类的表情、动作甚至情感,jELLYCAT巧妙地让这些玩偶成为了可以与消费者建立情感纽带的“伙伴”。这些玩偶不仅是儿童的玩具,更成为了成年人情感的寄托。
例如,品牌中的巴塞罗熊被赋予了“陪伴睡觉的小伙伴”形象,消费者可以为它读睡前故事,使其成为床头温柔的守护者。
jELLYCAT还通过拟人化的命名与故事叙述将旗下所有玩偶统称为“毛朋友们”,而已绝版的产品则被称为“退休员工”,让玩具更具温情和故事性。
例如,“打不开的瑜伽垫”玩偶就非常贴近日常生活,带有幽默感的命名增加了玩偶的亲和力,让它们与消费者的生活产生共鸣。
对于成年消费者来说,毛绒玩具成为了情感宣泄和陪伴的媒介,尤其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jELLYCAT通过这种策略有效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。
1.2 表演式销售
jELLYCAT通过表演式销售,成功地将传统的购物体验转变为一场有趣的娱乐活动。在jELLYCAT的店铺中,购物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过程,顾客能在店员的引导下参与到拟人化的玩偶故事中,仿佛自己也在进行一场互动式的情感体验。
店员会利用小道具,例如玩具铁锹和小花洒,模拟玩偶的“烹饪”和“打包”,让整个购买过程充满趣味性。
2、全球市场的增长与中国市场的独特表现
根据NPD发布的《2022全球玩具市场趋势洞察》,全球玩具市场持续增长,毛绒玩具涨幅最大,达到32%。尤其在疫情后,市场低迷背景下,jELLYCAT玩具却因其治愈性和情感抚慰作用而销量激增。
2.1 全球市场增长背后的情感需求
在疫情期间,由于全球市场面临经济不确定性,许多人选择将支出从奢侈品转向更能提供情感安慰的消费品。jELLYCAT的毛绒玩具柔软、温暖、可爱的形象正是这种情绪需求的体现。
据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统计,2021年我国独居人口已经突破9000万人,单身时长以年为单位的独身人士已占人口比例的73.01%,个体越来越需要身心陪伴和治愈。且疫情过后,全球市场低迷,在面不确定和未知的时候,人们更愿意消费能够带来精神愉悦的产品,在经济安全的范围内容忍一定程度的「奢侈」,这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以Jellycat为代表的毛绒玩具呈现出的反周期性特点。
2.2 中国市场的独特表现
在中国市场,jELLYCAT的表现尤为突出。jELLYCAT并没有设立品牌直营的实体店铺,而是通过电商平台和母婴店、书店、玩具店等第三方经销商售卖,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覆盖率。
jELLYCAT的限量发售和“退休制”策略极大地推动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成功。每年推出的新款玩偶和“月度之星”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,而部分老款玩偶一旦“退休”,即停止生产和销售,这种稀缺性策略营造出强烈的购买欲望,刺激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。
例如,2016年jELLYCAT宣布“退休”了338件玩偶,而2022年则一口气“退休”了851件,这不仅增强了jELLYCAT在收藏市场的地位,也让那些已经退市的产品在二手市场上价格暴涨,成为许多消费者追捧的对象。
3、jELLYCAT与成年人情感需求的对接
2014年,jELLYCAT首次在年度报告中将品牌定位转变为面向全年龄段的高端礼品品牌。
成年人对毛绒玩具的需求源于两方面:
一是毛绒玩具的潮流化、IP化,符合了成年人的审美;
二是社交媒体的拟人化&角色化营销,通过为玩具赋予性格和故事,开启了情感传递的渠道。
jELLYCAT与成年人情感需求的对接非常成功,尤其在现代社会情感缺失和孤独感日益增强的背景下,毛绒玩具变得不再仅仅是儿童的专属,而成为成年人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安慰。
购买jELLYCAT更像是一种情绪价值的投资,能够帮助人们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,并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和治愈。
4.媒介的去中心化,为品牌破圈推波助澜
截至目前,小红书#Jellycat#话题已有已有5.7亿次浏览,笔记量高达50w+;微博上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.3亿,实时热度更是位列平台第三。
站在大多数品牌的角度,社交媒体内容以产品展示为主,平台信息的分散会加大宣传难度,但Jellycat有所不同,产品被购买者赋予情绪价值,加上品牌产品线的拓展,能够覆盖更多生活场景,媒介的去中心化反而助推了Jellycat在社媒上的宣传效果。
总结来看,Jellycat因其产品独特的情绪价值刺激了用户的自来水分享,在媒介去中心化的背景下抓住了消费种草和内容营销的趋势,通过线上渠道营销、线下创新布局放大了品牌势能,扩大了声量和话题度,拉动业务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