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SKP却依旧是“全球店王”

2025-02-09 23:00:00 | 思维颗粒 - Sweekli

在消费升级与数字化浪潮的汹涌冲击下,传统零售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重塑。许多城市中的老字号百货商场相继倒闭,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怀旧情绪。然而,北京SKP,这家被誉为“全球店王”的购物中心,却始终保持着销量领先的态势,傲视群雄。


数据显示,2023年,北京SKP销售额达265亿元,较2022年的239亿元增长10.8%;西安SKP销售额达到80亿元,略低于上一年的95亿元;新开业的成都SKP实现销售额55亿元,三家SKP销售额总计400亿元。


这绝非偶然的昙花一现。2011年起,SKP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单体商场业绩第 一,是国内当之无愧的“店王”。2020年,北京SKP以177亿元的销售额,一举超过英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奢华百货公司哈罗德百货,登上“全球店王”的宝座。与之相对的是,在超过15万家的全国百货商场相关企业当中,目前停业注销的数量达到了11万家,也就是说超过70%的百货相关企业已经倒闭了。


SKP究竟如何做到单店销售额、每平方米销售额产出高居全球第 一?有人说,这肯定是和SKP的高端定位密切相关,毕竟北京SKP地处北京朝阳CBD商圈。但实际上,SKP即当时的“北京新光天地”建造之前,并不是寸土寸金的繁华中心,而是一个城乡结合部。这片土地的业主是华贸中心从属的国华置业,主体是一个发电厂,周边道路还没有改造,街边都是卖烤红薯和烤串儿的。在这个地方建造一个世界级的奢侈品百货商场,是一件考验魄力和前瞻眼光的事情。


想要打造高端百货,核心要素一定是奢侈品牌的入驻率。为此,SKP将首层单店面积从12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扩展到200平方米,并使用“1+1”(一层加二层)旗舰店设计。无论是外观设计,还是拐角造型,每一个细节都有着SKP的设计巧思。


2007年,北京SKP开业即引入938个品牌,包括PRADA、Fendi、GUCCI等90多个世界顶 级品牌,超过40%为首次进驻北京市场的国际品牌。“将这么多高端品牌集合在一起,新光天地一亮相就和别人不一样,就是地标性质的。”时任中国百货协会秘书长助理夏琳评价说。


SKP的买手制策略也是其成功的关键。SKP为了吸引各大奢侈品牌在此扎根,采用了零售直营化为主的模式,重视对品牌的管理和合作优势。国内常见的模式是特许经营模式,SKP和巴黎老佛爷、连卡佛等国外百货巨头都使用这种直营买手制模式的采购方式,后者这种方式可以使百货能保持高坪效。


2014年,SKP组建自己的采购团队,买手根据自身定位和销售计划,通过品牌、销售代理的批发渠道下单进货,自行计划销售并自负盈亏。


不过,SKP想要打造自身独特性,就要以目标顾客独特的时尚观念和趣味为基准。这就不得不提它的首店策略。知名品牌的首店具有网红辐射效应,帮助商场自身造势和导入私域流量,是一个商场的重要宣传卖点。因此,SKP吸引多个首次进入中国的奢侈品牌独 家入驻,成为吸引客群、突破流量和差异化困境的利器。北京SKP官方的相关数据显示,近两年北京华联SKP国际品牌首发率占中国市场的38%左右。


SKP还通过新品首发策略来提升和其他百货商场的差异性。除了销售各大奢侈品牌的日常产品,SKP还会率先上架高奢品牌每一季的限量款和全球首发款。有消费者就表示,SKP会以最快的速度上架,巴黎发布的新品,全世界的奢侈品如果在SKP买不到,全国哪里都买不到。


毫不夸张,SKP见证并陪伴中国一代顶 尖富裕群体的快速崛起,服务的客户群体是过去十年活跃在大众视野的企业家、明星、政要、社会名流等。数据显示,如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年龄已经从48岁降到34岁,并继续朝年轻化趋势发展。如今,消费观念、消费习惯正在转变,消费者在消费时越来越注重品牌的个性化和购物的沉浸式体验,奢侈品承载的文化、内涵、体验被更加重视。


很荣幸,SKP 也是思维颗粒的重要零售客户之一,我们致力于将优秀的国际品牌和产品引入 SKP,帮助品牌在 SKP 建立自己的零售店铺或者 SKP Select 展示。如您愿与思维颗粒一同探索品牌在 SKP 的无限潜能,请联系我们。